润滑系统是保障提梁机机械部件正常运转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润滑点管理与油脂选择直接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这项工作必须严格遵循《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TSG 51-2023)要求,针对不同机构的运动特性和工况条件,建立***的润滑管理体系。
提梁机的润滑点分布呈现明显的机构差异化特征。行走机构的润滑重点集中在车轮组轴承、驱动齿轮箱及轨道接触面,其中每个车轮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需通过黄油嘴定期加注润滑脂,驱动减速器的齿轮啮合面需按油位标记保持润滑油充足。起升机构的关键润滑点包括卷扬机卷筒轴承、高速轴与低速轴轴承座、钢丝绳与滑轮接触区域,特别是多层缠绕的卷筒表面需保持适量润滑以减少钢丝绳磨损。金属结构连接部位的润滑不可忽视,支腿与主梁的铰接销轴、变幅机构的摆动铰点等轴套式连接需通过注油嘴注入润滑脂,确保转动灵活无卡滞。旋转机构的回转支承齿圈啮合面和滚道需分别进行润滑,通常设置专用注油点定期补充油脂。
润滑油脂的选择需综合考量工况条件与技术参数。通用部位优先选用 2 号锂基润滑脂,其针入度适中,在 - 20℃至 120℃温度范围内能保持良好流动性,适用于大多数轴承和销轴的润滑需求。重载齿轮箱和高负荷轴承需采用极压锂基脂,如 3 号极压锂基脂含有抗磨添加剂,能在高接触应力下形成有效油膜,特别适合起升机构减速器和行走驱动齿轮的润滑。潮湿环境中的露天销轴和轨道部件应选用钙基润滑脂,其抗水性能优异,在多雨或泥泞工况下不易乳化流失,使用温度上限控制在 70℃以下为宜。对于同时存在高温和潮湿的特殊区域,如靠近制动轮的轴承部位,可采用钙钠基润滑脂,该类型油脂兼具抗水性和耐高温特性,使用温度可达 100℃。
润滑油脂的选择需严格遵循性能匹配原则。按设备转速选择时,低速重载部件(如支腿销轴)应选用针入度小的稠度较大润滑脂,高速旋转的轴承(如卷扬机电机轴承)则需流动性稍好的润滑脂。根据工作温度选择时,润滑脂的滴点温度应比实际工作温度高出 15-20℃,防止高温下油脂流失。在粉尘较多的施工环境中,需选择粘附性强的润滑脂,减少污染物侵入摩擦面;沿海或高湿度地区则必须优先考虑油脂的防锈防腐性能。
润滑实施过程需遵循标准化操作规范。所有润滑点加注油脂前必须清理油嘴周围杂物,防止污染物混入摩擦面;轴承类部件注油应直至新脂从缝隙溢出,确保旧脂完全置换;齿轮箱换油需在设备运行至热态时排放旧油,以便彻底清除油泥杂质。润滑周期应结合作业强度动态调整,一般情况下轴承类部件每月润滑 1-2 次,销轴类部件每半月润滑 1 次,连续作业时需适当缩短周期。每次润滑需详细记录油脂类型、加注量及实施时间,建立完整的润滑档案,为设备状态评估提供依据。通过这种 "***定位、科学选脂、规范操作" 的润滑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提梁机机械故障发生率,保障设备持续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