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梁的上拱度与下挠度控制是架桥机结构安全与施工精度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桥梁架设的高程控制和设备运行稳定性。在实际工程中,需通过科学的参数设定和严格的检验流程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上拱度作为主梁出厂前预设的弧形隆起,主要用于抵消受载后的下挠变形。根据 GB/T 14406-2011 标准要求,当设计未明确规定时,主梁跨度中部的***点不应低于水平线的千分之一跨度值。这一参数需结合主梁结构形式差异化设计:箱型梁因刚度较大,上拱度通常设置为跨度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一点五;桁架梁由于自重轻但挠度较大,上拱度需提高至跨度的千分之一点五至千分之二,以确保承载后桥面保持水平状态。上拱度的形成需通过***焊接工艺实现,其偏差需控制在设计值的 ±20% 范围内。
下挠度则是主梁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竖向变形,需严格限制在安全阈值内。静态工况下,额定荷载作用时跨中***挠度不得超过跨度的五百分之一;悬臂作业时,前端挠度限值更为严格,需控制在悬臂长度的百分之一以内。西安曲江新区钢箱梁架设工程中,通过有限元仿真验算确认各跨***挠度均小于跨度的四百分之一,满足规范要求的刚度标准。不同结构形式的挠度表现差异明显,箱型梁因整体刚度优势,其挠度控制效果显著优于桁架梁。
检验工作需遵循严格的流程与方法。上拱度测量多采用拉钢丝法,用直径 0.49-0.52mm 的钢丝施加 150N 拉力,配合等高测量棒读取跨中与两端的高差,测量需在温度稳定的环境下进行,避免日照温差导致的结构变形影响数据准确性。下挠度检验则可采用精密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静态测量,动态挠度测试则需使用光电挠度仪跟踪记录荷载移动过程中的变形曲线。检验过程中需特别关注跨中、悬臂端等关键测点,确保所有数据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为架桥机安全作业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