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载荷确认与试吊验证
起吊前必须用电子秤复核货物重量,确保不超过额定载荷的 90%。正式起吊前需进行 20-30 厘米高度的试吊,静止观察 10 分钟,检查主梁挠度和钢丝绳受力情况。试吊时需同步验证超载保护装置:载荷达 95% 额定值时联动预警,超过 105% 应自动禁止上升。
二、速度控制与路径规划
起升速度需控制在额定值的 50% 以内,采用点动模式(每点动提升≤5 厘米)避免液态金属溢出。大车行走时与障碍物保持≥1.5 米安全距离,货物过门腿时需预留≥0.5 米间隙。路径规划应避开电缆沟、松软地基等风险区域,提前清理轨道上的杂物。
三、动态监测与预警响应
实时监测吊钩高度(***型编码器精度 ±2 厘米)和运行行程,发现异常立即停机。环境传感器需联动控制系统:风速>12m/s 时自动限速至额定值的 50%,>15m/s 时强制停机。操作中需保持吊钩垂直,倾斜角度超过 5° 应立即卸载调整。
四、设备状态与环境适配
每次作业前检查制动衬垫厚度(剩余不足原厚 50% 立即更换)和制动轮表面粗糙度(沟痕深度>1mm 需车削)。粉尘环境需每日用压缩空气吹扫制动器间隙,潮湿区域每周检测电气柜湿度(>80% RH 时启动加热除湿)。低温环境需提前 30 分钟预热液压油至 30℃以上。
五、应急处置与协同配合
紧急停止按钮需安装在司机伸手可及处(距操作杆 0.3-0.5 米),确保 0.3 秒内触发。多人协作时必须使用标准信号(旗语 / 对讲机),指令未明确时严禁操作。突发停电时,应立即将控制器归零并手动释放制动器,将重物缓慢降至地面。
六、功能验证与闭环管理
每半年进行 125% 额定载荷静载试验(主梁跨中下挠度≤S/700)和 110% 动载试验(制动距离≤5 米)。所有检查问题需建立台账,整改后用扭矩扳手(M30 螺栓 1200N・m)和塞尺复核,确保闭环管理。夜间作业需配备≥200lux 照明,并设置专人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