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门式起重机作为桥架通过两侧支腿支撑于地面轨道的桥架型起重机,其主体结构以门形框架为核心,由主梁、端梁、支腿、下横梁及连接系统构成,因主梁无悬伸、小车仅在主跨度内运作的核心特征,在多种工业场景中实现***适配。

主梁作为承载核心,主要分为单主梁与双主梁两种形式,适配不同作业需求。单主梁结构简单、自重轻且制造安装便捷,多采用偏轨箱形架设计,当起重量不超过 50t、跨度小于 35m 时应用广泛,如中小型货场的钢材堆垛作业。其门腿常为 L 形或 C 形,L 形受力合理、自重小,适合空间受限的仓库场景;C 形通过倾斜或弯曲支脚设计,预留出更大横向空间,便于货物顺利通过支腿,在建材转运场地颇为常见。双主梁则以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为优势,虽自重与造价更高,但能满足大跨度、大吨位需求,主流采用箱形梁结构,卫华集团为江苏海龙风电基地打造的 3000 吨全门式起重机便采用此类主梁,134.7 米长的箱梁通过三维数字样机校核刚度强度,适配 120 米跨度的风电设备吊装场景。此外,双主梁中还有桁架梁类型,由角钢或工字钢焊接而成,自重轻、抗风性好但刚度较弱,多用于起重量小、安全要求较低的露天料场。
支腿结构直接影响设备稳定性与场地适配性,按刚性特征可分为空间刚性支腿与平面柔性支腿。刚性支腿能同时承受支腿平面与门架平面的水平载荷,柔性支腿仅能承受支腿平面载荷,大跨度设备常采用 “一刚一柔” 组合,避免温度变化导致的卡轨问题,如港口货场跨度超 50 米的全门式起重机便普遍采用这种设计。按形状划分,L 形、C 形支腿适配单主梁设备,O 形、U 形则用于双主梁机型,其中 U 形支腿在轮胎式集装箱全门式起重机中应用广泛,配合下横梁形成稳定支撑,满足港口集装箱高频装卸需求。
主体结构的连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梁与支腿、端梁等部件分为若干段,通过节点板与精制高强度螺栓联接,既便于运输又保障强度。卫华 3000 吨起重机的主梁转运时需通过弯沉车实时监测荷载,分段运输后再现场组装,这种连接方式让超大吨位设备能适应复杂场地的安装需求。整体结构的板焊箱形基础设计,进一步提升抗变形能力,在钢厂高温环境或港口潮湿环境中,通过防腐涂层处理实现长期稳定作业。
从应用场景看,单主梁全门式起重机多见于中小型仓库、车间,双主梁箱形结构则主导港口、风电、造船等重型作业领域,支腿与主梁的组合设计始终围绕场地条件与载荷需求展开,形成结构与功能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