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 控制核心作为铸造起重机的 “神经中枢”,负责统筹起升、运行等机构的动力协调与安全监控,其设计直接决定设备在高温重载环境下的运行可靠性。依据 JB/T 7688.5-2012《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及行业实践,当前 PLC 控制核心以 “抗扰可靠、逻辑***、冗余容错” 为准则,通过硬件适配与程序优化,成为衔接驱动系统与安全装置的关键枢纽。
硬件配置聚焦恶劣环境适配性,主流采用工业级 PLC 控制器及模块化扩展设计。中小吨位(125t 以下)铸造起重机多选用西门子 S7-300 系列 PLC,该控制器经多层次抗干扰处理,能在 - 20℃至 60℃温度区间稳定运行,输入输出端口与电源间隔离电压达 2500VAC 以上,可抵御冶金车间的强电磁干扰。太钢对 125/32t 铸造起重机改造时,便采用该型号 PLC 搭配 ET200 远程站,通过 Profibus-DP 总线连接变频器与传感器,实现控制信号的高速传输。大吨位机型则强化硬件冗余,220t 以上设备普遍配备双 CPU 模块,主备模块切换时间小于 10ms,确保单一模块故障时系统连续运行。所有 PLC 柜均采用密封设计并加装防尘风扇,内部元器件通过聚氨酯减震垫固定,降低震动对控制精度的影响。
核心控制逻辑以工况需求为导向,实现多机构协同与***调控。起升机构控制中,PLC 通过高速计数模块采集高速轴与低速轴编码器数据,实时计算传动比偏差,当偏差超出阈值时立即触发断轴保护程序 —— 先闭合工作制动器,延时后启动安全制动器,避免机械冲击。双电机驱动系统中,PLC 通过总线通讯同步调节两台电机转速,使转速差控制在 1% 以内,太原重工 450t 铸造吊便通过此逻辑实现起升机构平稳运行,无需传统棘轮棘爪辅助。运行机构控制则侧重同步纠偏,大车分别驱动系统中,PLC 对比两侧电机转速信号,通过变频模块补偿速度差,配合偏斜检测器有效解决 “啃轨” 问题;小车机构则预设 “低速启动 - 高速运行 - 低速对位” 曲线,浇铸时自动切换至 0.5m/min ***模式。
安全冗余设计构建多重防护网,覆盖故障预警与应急操作。控制方式采用 “I/O 端子 + 总线通讯” 双模式冗余,正常工况下通过 I/O 端子控制,总线仅传输监测数据;当 I/O 回路故障时,可一键切换至总线控制模式继续作业。故障响应体系中,PLC 预设 200 余种故障逻辑块,过载、制动器失效等异常发生时,0.2 秒内联动切断驱动电源并触发报警,同时在司机室触摸屏显示故障点位。极端情况下,独立于 PLC 的应急操作盒可直接控制机构动作,断开 PLC 电源后通过航空插头接入,确保钢水包等危险载荷安全落地。
维护适配设计降低运维难度,PLC 系统支持在线监控与数据追溯。通过 CP343-1 以太网模块接入 CIMS 起重机信息系统,可实时记录运行参数与故障历史,为预防性维护提供数据支撑。日常维护中,仅需通过触摸屏校准编码器数据、更新功能块参数,无需拆解硬件,配合每月一次的绝缘检测与每季度的抗干扰测试,确保控制核心在冶金恶劣环境下长期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