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起重机的金属结构长期暴露于高温辐射、粉尘侵蚀、水汽冷凝的恶劣环境中,主梁、龙门钩梁、小车架等核心部件的防腐与隔热性能直接决定设备使用寿命与运行安全。依据 JB/T 7688.5-2012《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及行业实践,当前防护设计以 “分级适配、多重防护” 为准则,结合不同结构部位的工况特点形成差异化方案,是保障冶金车间连续作业的基础。
金属结构防腐以涂装防护为核心,辅以表面预处理与特殊部位强化。表面预处理是防腐的前提,行业普遍采用抛丸除锈工艺,将钢材表面处理至 Sa2.5 级标准,清除氧化皮与锈蚀后形成粗糙表面,使涂层附着力提升 30% 以上。主流涂层体系采用 “底漆 - 中间漆 - 面漆” 三层结构:底漆多选用环氧富锌漆,利用锌粉的牺牲阳极效应形成电化学保护,膜厚控制在 60-80μm;中间漆采用环氧云铁漆增强屏蔽性,厚度达 100μm;面漆则根据环境选择 —— 大气环境用聚氨酯面漆耐候性强,高温区域(如转炉附近)则采用有机硅耐高温漆,可承受 300℃以上温度且保持防腐性能。太原重工生产的 450t 铸造起重机主梁,便通过该涂层体系实现十年以上的户外防腐寿命。
隐蔽与易腐蚀部位采用针对性防护措施。箱形主梁内腔等通风不良区域,除涂装外还会喷涂冷喷烯锌涂料,其石墨烯与锌粉形成的三维防护网络,能同时抑制化学与电化学腐蚀,适配潮湿多尘的内部环境。焊缝、螺栓连接等缝隙部位,需先涂覆防锈脂填充缝隙,再用聚硫密封胶密封,防止雨水与粉尘侵入形成缝隙腐蚀。铸锻件如车轮组支架,则采用热喷涂锌铝合金工艺,涂层厚度达 120μm,配合封闭漆形成双重防护,在沿海钢铁企业的高湿度环境中应用广泛。
隔热防护聚焦高温直接作用区域,以材料阻隔与结构优化实现降温。龙门钩梁作为吊运钢水包的核心承重件,普遍采用可拆卸式隔热结构:在梁体下方通过 T 型板连接隔热板,内部腔室依次填充耐高温隔热棉与陶瓷纤维板,外层密封盖喷涂隔热涂层,可使梁体表面温度从 600℃降至 80℃以下,某钢厂 200t 铸造吊采用该设计后,龙门钩梁变形量减少 70%。主梁腹板靠近转炉的区域,粘贴 50mm 厚硅酸铝棉复合板,外层覆盖 0.5mm 厚不锈钢板防护,既阻隔辐射热又防止粉尘堆积。小车架底部则铺设岩棉隔热层,配合通风孔形成空气对流,避免铸坯余热导致的结构升温。
防护维护的标准化进一步延长结构寿命。涂层需定期检测,当面漆光泽度下降 50% 或出现局部锈蚀时,需打磨后补涂同型号涂料;隔热层每季度检查完整性,陶瓷纤维板破损超过 10% 即需更换。这些防护设计与维护措施的结合,确保金属结构在冶金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