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移动模架厂家 移动模架节点设计实用技术要点

编辑:矿山起重    
发表日期:2025-08-18

移动模架的节点设计是确保结构整体性与可靠性的核心环节,需从连接形式、材料匹配、构造细节等多维度协同优化。结合工程实践,关键设计策略如下:

35T双梁起重机

一、节点类型与连接方式

根据受力特性选择刚接或铰接节点。例如,主梁与支腿采用刚接形式,通过高强螺栓与焊接组合连接,如某高铁项目采用 10.9 级 M24 螺栓(预紧力≥225kN),配合腹板加劲肋增强抗弯能力。对于曲线桥,导梁与主梁采用铰接设计,如龙门大桥通过 3° 水平旋转铰调整角度,适应半径 700m 的平曲线施工。特殊工况下可采用销轴铰接,如拱涵移动模架通过拱顶调节铰实现三向位移补偿。

二、材料选型与强度校核

关键节点优先选用 Q345B 钢材(屈服强度≥345MPa),连接板厚度≥20mm。高强螺栓需符合 GB/T 1228-1231 标准,预紧力误差控制在 ±5% 以内。某 1600t 造桥机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螺栓群布置,使连接板应力均匀性提升 25%,***应力≤207MPa(低于钢材设计强度 305MPa)。节点焊缝采用全熔透坡口焊,探伤等级不低于二级,角焊缝厚度≥8mm。

三、构造细节与防变形设计

主梁分段连接处设置定位键与导向板,如 ZXS32/900 型模架通过凸凹榫槽实现快速定位,误差≤2mm。曲线桥节点增设加劲肋与斜撑,某小半径曲线模架在主梁与导梁间增加 2 组三角形桁架,将横向变形量从 11.5m 降至 5.5m。高墩节点采用 “预埋钢盒 + 剪力销” 结构,如某 96.5m 高墩通过墩身预留钢盒(尺寸 600mm×600mm×50mm),插入 Φ120mm 销轴传递荷载,实测沉降≤3mm。

四、施工工艺与监测控制

节点拼装遵循 “先定位后紧固” 原则:先用冲钉固定 50% 孔位,再按扭矩扳手分初拧(50% 设计值)、终拧(100% 设计值)两步操作,禁止暴力敲打穿入。预压试验时,在节点核心区布设应变片与倾角仪,某项目通过 110% 分级加载(超载 120%),验证节点弹性变形≤L/600(L 为跨度),非弹性变形≤5mm。高墩节点安装时采用 “卷扬机 + 临时支架” 整体吊装,某 45t 托架通过墩顶简易起重机实现***就位,垂直度偏差≤1/1000。

五、特殊工况应对策略

对于箱梁宽度渐变段,采用 “底包侧” 节点设计:底模桁架可折叠 2.4m,侧模通过 T 型板调节实现 11.5m 横移,避免传统平行开移法的过孔风险。双幅交叉施工时,横梁与底模桁架可旋转 180°,如某项目通过翻转模板实现翼板间距 0.5m 的双幅同步作业。

综上,节点设计需以 “安全可靠、便于施工” 为目标,通过合理选型、材料适配、构造优化与工艺控制,确保移动模架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公司网址:www.ksqzjzl.com

咨询电话:1509037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