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孔操作是整跨梁架桥机完成一孔梁架设后,向相邻孔位移位的核心工序,涉及行走机构、支腿协同与安全控制的深度耦合。其本质是通过机械结构动态调整与智能控制,实现架桥机从承载状态到移位状态的平稳过渡,确保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性。
一、系统架构与操作流程
过孔操作以主桁梁为承载基础,通过前、中、后支腿的交替顶升与收缩实现移位。例如 JQ900A 型架桥机采用 “液压支腿 + 轮胎走行” 复合模式:
准备阶段:运梁车撤出后,检查轨道铺设精度(横向偏差 ±5mm,纵向坡度≤3%),调整支腿高度使主梁纵向坡度<1.5%。前支腿需垂直桥墩平面,离墩台垫石面≥15cm,后支腿油缸完全伸出并用地基梁加固。
移位阶段:中支腿油缸顶升整机,后支腿收缩脱离轨道,驱动轮胎以 0.3-1.5m/min 速度纵移;前支腿通过托挂轮组沿机臂下耳梁滑动,实现 50 米级跨孔移位。步履式架桥机则通过 AB 组油缸交替步进(步距 500mm),如 DJ168 型公铁两用架桥机在 40 米箱梁架设中实现***移位。
定位阶段:前支腿到达目标桥墩后,通过液压调平系统调整高差至 ±2mm 内,并用精轧螺纹钢与链条葫芦锚固;后支腿重新支立并铺设轨道,形成稳定支撑体系。
二、关键技术与控制策略
同步驱动与动态补偿
液压系统采用 “变量泵 - 定量马达” 调速方案,通过电液比例阀实现多支腿同步控制。例如常泰长江大桥 1642.9 吨钢桁梁过孔时,四缸液压系统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高差,运用偏差耦合同步算法将误差控制在 ±2mm 内。JQ900A 型的 16 个走行轮组通过四组油缸联动,确保 32 个轮胎同步性,转向角度误差≤±15°。
安全冗余设计
配备双重制动机制:液压马达弹簧蓄能制动器在失电状态下 0.1 秒内抱死,电气系统集成过载保护模块,电流超过额定值 1.2 倍时触发断路器断电。销轴式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支腿荷载,当某轮组超载 15% 时,系统自动降速至 0.1m/min 并报警。
特殊工况应对
曲线段过孔时,架桥机通过连杆机构调整前支腿位置,确保垂直墩台平面;下坡工况下,前支腿伸缩筒行程控制在安全范围,防止溜车。例如广绵扩容高速 QJ220-40 架桥机通过机尾短设计,在 200 米小曲线半径中灵活移位。
三、工程实践与安全保障
在郑济高铁黄河大桥施工中,JQ900A 型架桥机通过 “后支腿驱动 + 前支腿滑动” 模式,实现单日 5 孔 32 米箱梁的高效过孔,移位速度达 0.3m/min,定位误差≤±5mm。珠肇高铁 “应龙号” 架桥机通过拼组拆装,在隧道口 20 米空间内完成过孔与架梁,验证了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这些案例表明,过孔操作通过机械结构优化与智能控制协同,已形成从平原到山区、从标准梁到特殊梁的全谱系作业能力,其技术成熟度直接决定桥梁施工的安全性与效率。
过孔操作的本质是将行走机构、支腿系统与动力源深度融合,通过***的液压控制与实时监测,实现架桥机从荷载承载状态到移位状态的动态平衡。这种技术在高铁箱梁、钢混组合梁等工程中的广泛应用,验证了其在现代桥梁建设中的不可替代性。
上一篇:河南商丘整跨梁架桥机厂家 整跨梁架桥机提吊架梁法技术解析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