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平直度检测仪是桥式起重机安全运行的关键保障设备,通过量化轨道变形实现***维护。以下从技术原理、实施流程及维护要点展开说明:
一、核心检测原理
轨道平直度检测仪主要基于激光准直或全站仪坐标定位技术。激光检测通过发射高精度激光束(波长 635-650nm),利用 CMOS 传感器捕捉光斑偏移量,结合自准直算法计算轨道直线度偏差。全站仪方案则通过追踪安装在轨道机器人上的角隅棱镜,实时采集三维坐标数据,重构轨道顶面中心线空间形态,精度可达 ±2mm。两种技术均能检测微米级变形,满足 GB/T 10183-2005 标准中跨度偏差 ±5mm、纵向倾斜度 1/1500 的要求。
二、检测实施流程
测点规划
沿轨道纵向每 5-10m 设置测点,重点覆盖接头处(间隙 1-2mm)、支撑点及跨中区域,采用十字交叉法布置检测路径。
清洁轨道表面油污和铁屑,用 220 目砂纸打磨测点区域至粗糙度 Ra≤6.3μm,确保传感器与轨道紧密贴合。
设备校准与参数设置
激光检测仪需用标准标定板(直线度等级 2 级)进行多点校准,全站仪则需通过已知坐标基准点完成坐标系转换,确保测量误差≤±0.3mm。
输入轨道设计参数(如轨距、坡度),设置检测精度(推荐 0.1mm 分辨率)和采样频率(动态检测≥10Hz)。
检测与数据分析
激光检测仪沿轨道匀速移动(速度≤0.15m/s),实时显示轨道横向偏移(允许偏差 ±3mm)和纵向起伏(每 2m 长度偏差≤2mm)。全站仪方案通过软件生成三维变形云图,自动标注超限区域(如跨中下垂>10mm)。
对比历史数据,若某测点偏差较上次检测增加 20%,需立即排查轨道基础沉降或压板松动。
三、维护检查重点
日常维护
每次检测后用无水乙醇擦拭激光发射窗口,避免灰尘影响光斑清晰度;全站仪棱镜需定期清洁镀膜表面,防止折射误差。
检查设备电池容量(建议剩余电量>30% 时充电),高温环境(>40℃)需启用散热风扇,低温环境(<-10℃)需预热 30 分钟再开机。
周期性校准
激光检测仪每季度采用标准平尺(直线度 0.02mm/m)验证精度,全站仪每年通过计量机构进行坐标精度标定,确保定位误差≤±1mm。
检查轨道机器人驱动轮磨损情况(允许磨损量≤2mm),及时更换老化橡胶轮以避免行走打滑。
环境干扰控制
强电磁区域(如变频器附近)需启用金属屏蔽罩,潮湿环境应定期检查电路防潮性能(绝缘电阻≥10MΩ)。
振动频繁区域(如锻压车间)采用双组分环氧树脂加固传感器安装座,并在数据采集端增加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 50Hz)。
四、典型故障处理
数据波动异常:若某测点偏差突然增大,先检查传感器安装是否松动,排除后仍异常需重新校准设备并对比人工检测结果(如拉钢丝法)。
激光光斑丢失:清洁发射窗口后重启设备,若仍无法捕获光斑,需检查激光器功率(正常输出≥3mW),低于阈值时更换激光模块。
全站仪追踪失败:重新初始化棱镜坐标,若 ATR 功能失效,需清洁棱镜表面并检查通信模块信号强度(建议>-85dBm)。
上一篇:石嘴山桥式起重机厂家 桥式起重机电阻应变片贴片实用操作指南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