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段拼架桥机施工中,紧急断电双回路设计是保障设备安全的核心措施。通过冗余电路设计与智能控制,可在突发故障时快速切断动力源,避免因单点失效导致的重大事故。以下结合工程实践与安全标准,从设计原理、系统架构及实施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计原理与核心目标
(一)双回路架构逻辑
紧急断电双回路系统由主供电回路与备用供电回路组成,两者通过独立物理路径连接至控制模块。主回路负责正常供电,备用回路在主回路故障时自动投入,确保紧急断电指令的可靠执行。例如,某高铁项目采用双路 10kV 电源分别接入不同配电柜,通过自动转换开关(ATS)实现 0.1 秒内切换。
(二)断电控制优先级
硬线控制优先:紧急断电信号通过独立硬线通道传输,不受软件或通信协议影响。例如,在操作室与各支腿设置机械式急停按钮,直接触发断路器动作。
多级触发机制:当检测到异常(如过载、漏电)时,系统自动触发断电;同时保留人工干预权限,操作人员可通过按钮或遥控器强制断电。
二、系统组成与关键技术
(一)双回路硬件配置
主供电回路:采用截面积≥16mm² 的铜芯电缆,配置过载保护断路器(额定电流 1.2 倍于***负载),并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30mA)。
备用供电回路:与主回路完全独立,电缆路径与主回路保持≥30cm 间距,避免电磁干扰。备用电源可采用柴油发电机(容量≥主回路负载的 120%)或储能电池组。
自动切换装置:采用双投式 ATS 开关,切换时间≤50ms,具备机械互锁功能防止两路电源并联。例如,某跨海大桥项目的 ATS 开关通过 PLC 编程实现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
(二)智能检测与冗余控制
故障诊断模块:在主、备回路中部署电流传感器与电压监测器,实时采集数据并与阈值对比。当主回路电流超过额定值 15% 时,自动触发备用回路投入。
动态负载均衡:通过智能分配算法,使双回路在正常运行时均分负载(偏差≤5%),延长设备寿命。例如,某项目采用 DSP 芯片实现负载实时计算与自动调整。
自诊断功能:系统定期进行自检(如每周一次),模拟断电场景测试切换流程,确保备用回路处于热备状态。
三、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
(一)操作规范与培训
分级审批制度:紧急断电系统的检修与测试需经安全总监审批,作业前进行断电挂牌(Lockout/Tagout),并在操作室设置警示标识。
操作人员培训:每季度组织专项培训,内容包括双回路工作原理、紧急断电流程及模拟演练。例如,某标段通过 VR 模拟系统培训操作人员,使其在 30 秒内完成紧急断电操作。
(二)维护与检测要点
日常巡检:每日检查电缆接头是否松动、断路器触点是否氧化,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回路温度(温差≤10℃)。
季度检测:每季度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主回路≥10MΩ,备用回路≥5MΩ),并验证 ATS 开关的切换时间。某项目在季度检测中发现备用回路电缆绝缘下降,及时更换后恢复正常。
年度评估: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全系统可靠性测试,重点验证双回路在极端工况(如短路、雷击)下的响应速度。
(三)应急预案与演练
分级响应机制:
Ⅰ 级响应(主回路故障):备用回路自动投入,系统继续运行,同时触发黄色预警。
Ⅱ 级响应(双回路同时故障):启动柴油发电机供电,操作人员手动切断非关键负载,确保紧急制动系统优先供电。
应急演练:每半年组织一次全流程演练,模拟主回路短路、备用回路接触器粘连等场景,记录响应时间并优化流程。
四、典型工程应用
成渝高铁某标段在节段拼架桥机中采用以下双回路设计:
硬件配置:主回路采用双路 10kV 电源,备用回路为 400kW 柴油发电机,ATS 开关切换时间≤30ms。
智能控制:集成电流传感器与 PLC 控制器,当主回路电流异常时,0.05 秒内切断动力电源并触发备用回路。
安全管理:建立 “三查” 制度(查回路状态、查切换时间、查操作记录),每周生成健康报告。
该标段施工期间未发生因断电系统故障导致的事故,双回路切换成功率达 100%。
上一篇:黑河架桥机厂家 节段拼架桥机架桥机抗倾覆系数验算方法与实施要点 | 下一篇:没有了 |